这段时间经过了各方考察和比较,结合自己的经济水平,最终决定就按政府划分的片区给优悠报名公立学校。我们家周围有两个公办小学,两个离我们大概都是步行十分钟的样子。其中一个小一点,位置偏僻一些;另一个刚刚翻新不久,大一些,位置比较显摆,在广场的十字路口。
恰好,我们划片区划在小学校,那么我们就安静的服从,去小学校好了。
我不愿意像那些到处找人活动关系的家长们,花几千块钱,去广场口的学校。无非就是大家觉得那个学校要好一些。如果真的和我们一样花大半个月的调查,我觉得应该有很多家长不会把钱花在公办小学的择校上。我的观念是——要花钱,就要花在公立和私立的选择上,公立学校都差不多。老婆是从华中师范毕业的,虽然不从事教师这个行业,但同学多,消息灵。
我们不是不想让优悠去金东方学校,而是我觉得超过了我们的经济承担能力。要是只需要和选择路口小学一样只需要多花几千块钱,我想都不会想就会送她去。
这个事情搞定,我就把心放下来了。公办学校,孩子差的是教学大纲之外的能力,以后咱多带她出去旅行,在家多带着她看看书,有什么她自己喜欢的才艺项目带她去多体验,足以弥补。学习成绩,那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儿,会说hello,thankyou没啥,我还会说hi,fuckyou呢!好好学好语文,写一首好字,一手好文章,足矣。
优悠在幼儿园有一个好朋友,比她小几个月而已,按照规定,不足六岁是不能上小学的,这位小朋友的妈妈现在在多方活动,想在今年下半年把自己的女儿也送到一年级,最好是和优悠也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
我很高兴优悠有个乐意跟随的好朋友,但是同时对这个小粉丝有些担忧。还记得我之前分享的一篇关于孩子各年龄段特点的文章吗?过早的上学对孩子没有丝毫好处,如果时间允许,让一个初一学生去上一年级,只要不是弱智,在各个学科都可以拿到年纪第一,保证学习自信心爆棚——其实他在初一只是一名老师怕他影响自己拿奖金而头疼的最后一名而已。
不同年龄做不同年龄的事情,国家有这个年龄规定,总是有道理的——不是所有专家都是木头。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是其他机构想多赚你的钱。
那么为什么孩子没有到入学年龄就不要硬塞进课堂呢?我来说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全中国80后家长最熟悉的“小明”和“小华”。
小明出生于2008年8月,正好赶上背景奥运会,拖了国家的福,生下来就很健壮,个子长的快,从小就会玩儿会调皮。到了2014年,刚好六岁就上了一年级,他不是班上年纪最大的,但是是班上个头最高的。
小华出生于2009年3月,从小就体格子好,反应速度快,尤其是记忆力更是好的惊人,在父母的教导下,小小年纪就会背十多首唐诗,周围的家长们都夸赞这孩子了得。因为父母觉得自己孩子天赋异禀,所以在活动关系以后,也在2014年光荣的成为了一个一年级的学生。
小明和小华,成了同班同学。
小华是老师眼中的优等生,老师拿他做榜样,小明不服气,有一天两人发生冲突打了一架,小华脸被打肿了,小明被老师批评罚站还请了家长,结果小明被爸爸一顿胖揍。
两人都消停了,小明老实了,认真学习,成绩一跃成为班上的第一名,小华自动被揍之后,看到小明眼睛都不敢直视,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整个人变了似的,自卑自闭。
到了二年级,小华转学了。但是他常常会一个人发呆,不合群,也融不到班级中去。
现在小华父母很伤脑筋,原来那个灵光的孩子,再也回不去了。
优妈妈[微信:moxindou]原创 转载请注明:优妈妈博客- » 选好学校 准备上小学